
图片
我们上次说到了大黄甘遂汤一共三味药,除了破瘀血下积水的大黄甘遂之外,还有阿胶。阿胶在这张方里是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阿胶是妇科圣药,能补血养血止血,用在这里,正是让大黄甘遂攻去瘀浊之后能生血止血,达到既攻且守,既泻且补的作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说:主以大黄甘遂汤,大黄下血,甘遂逐水,二邪同治矣。入阿胶者,就阴分下水血二邪,而不至于伤阴也。顿服之,血当下,血下而水自必随下矣。此瘀血积于产后,虽在血室,又不同于抵当汤丸下之,下之于大便,此即产后篇中所言热在里、结在膀胱者也。彼单为血,故用大承气汤,此兼水邪,故用大黄甘遂怕。邪有专兼,治亦分专兼矣。
图片
大黄甘遂汤能破血逐水,常用于治疗产后血与水结于血室,少腹满痛拒按,小便微难,口不渴,或下肢水肿,或手足心热,脉沉弦而涩的治疗。现代临床,大黄甘遂汤常用于产后恶露不绝,产后排尿困难以及肝硬化腹水而见到本方证者的治疗。《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记载了一则治疗水与血结的医案。42岁的女性患者,分娩后两个月,脐下逐渐肿大,大若橘柚,按之质硬,移动幅度大,体质一般,小便微难而不渴,脉细弦,舌淡质暗。此产后恶露未尽,宿聚胞宫,水与血结,形成癥瘕所致,法当逐水祛瘀,扶正养阴。为疏《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主之。大黄12克 甘遂3克 阿胶10克。二诊:服上方1剂后,少腹有蠕动感,少顷则血水与血块俱下,淋漓不断,始则鲜红,继而紫暗,次晨血止,肿块全消,但腹中空痛,如有所失,脉沉弱,舌质淡无苔。此病邪已去,血室空虚,腹虽疼痛,非实痛也,仿傅青主补虚滋阴意,以肠宁汤主之。当归15克 熟地黄15克 党参15克 麦冬10克 淮山药15克 续断6克 肉桂2克 阿胶珠10克 甘草3克。2剂。三诊:药尽1剂,即痛减,2剂而痛止。效不更方,继服五剂而痊愈。《湖北中医医案选集》记载的一则医案,说明了用大黄甘遂汤和用抵当汤的区别。20多岁的女性患者,闭经看余,腹大如鼓,求治于余。询问病状,当时认为是抵当汤证。问其曾服何药, 病家检视前医之方,更有猛于抵当汤者,凡虻虫,水蛭,桃仁,大黄,䗪虫,蛴螬,干漆之类,无不用过,已经服2剂,病情全无变动。余仔细思索,询其小便微难,两胫微肿,诊其脉沉而涩,恍惚悟曰:此为血水并结之症也。前医偏于攻血所以不效,必须活血利水兼施,乃用大黄,桃仁,虻虫,甘遂,阿胶,2剂而小便利,经水亦通,腹证全消。此即《金匮》大黄甘遂汤证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西宁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