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展示了他一贯的“战略不确定性”操作。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五角大楼的攻击计划已经获得了特朗普的批准,但最终的军事指令却一直没有下达。特朗普自己曾表示,他喜欢在最后一刻做决策,而这种将全球局势当作棋盘来操控的态度,似乎也符合他的个人风格——从电视真人秀到白宫,他一直擅长制造戏剧性的冲突和悬念。
然而,这次特朗普的迟疑可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戏剧效果。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迟疑背后有两个现实的忧虑。首先,战略目标的模糊性令他进退两难:美国到底是仅仅摧毁以色列多年来心心念念的福尔多核设施后就撤军,还是趁机推翻伊朗的哈梅内伊政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形容伊朗就像一栋“踹一脚就倒的破房子”,然而现实却是,即便以色列通过暗杀多名伊朗军事和政治高层,哈梅内伊政权依然稳如磐石,伊朗的“泥石”弹道导弹依旧在不断轰击以色列。而五角大楼显然对伊朗的实力更为清楚——他们的核设施埋藏在地下几十米深的岩层中,钢筋混凝土的加固使其几乎无法摧毁。美国空军13.6吨重的GBU-57钻地弹是否能穿透这些防御层,甚至成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假如B-2轰炸机在进行一轮猛烈轰炸后,伊朗的核设施依然毫发无损,那么特朗普此前所吹嘘的“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的豪言壮语,恐怕就会成为自己的一记反击。
更为棘手的是特朗普团队内部的激烈分歧。那些曾经坚定支持他的强硬派人物,包括玛乔丽·格林、塔克·卡尔森、史蒂夫·班农等,这次竟然齐声反对美国对伊朗的介入。他们的理由简单且直接:“美国优先”,不应该将上千亿美金投入中东这个无底洞。当初拜登为乌克兰提供军援时,这些人曾声讨这是一场“洗钱”,而如今,纵使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俄罗斯依旧如磐石般站稳脚跟。更何况,特朗普曾公开承诺过要从中东撤军,如今若突然派兵参战,岂不是自打脸?
展开剩余51%然而,特朗普也有难言之隐。尽管他需要依靠“美国优先”的选民基础来赢得选票,但没有犹太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他根本无法继续连任。在美国政坛,支持犹太利益的政治人物比比皆是,他们认为,眼下美国经济状况堪忧,倒不如多向金主示好,确保自己政坛地位的稳定。这种内外矛盾在特朗普身上展现得尤为明显:他一方面要安抚国内的反战情绪,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应付来自犹太利益集团的巨大压力,催促他采取强硬行动。
更大的风险在于,一旦爆发冲突,局势可能会完全失控。伊朗的核设施能否成功摧毁?伊朗又会如何报复?哈梅内伊去世后,新的伊朗领导人会更加强硬还是更为温和?这些问题都是未知数。回顾美国当年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陷入了长达数年的动荡,没人能预测“后哈梅内伊时代”的伊朗局势会如何发展。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团队内部甚至对“开战的理由”都未达成共识——有的人主张“自卫反击”,有人呼吁“政权更迭”,还有人想借此机会敲伊朗一笔“谈判费”。这种决策过程中的混乱和矛盾,令人不禁怀疑:特朗普究竟是在制定战略,还是在为真人秀剧本编排情节?
眼下,特朗普的“最后期限”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了关键所在。是等伊朗的核设施进一步加固,还是等国内反战声浪逐渐平息?抑或是等犹太利益集团的资金再多一些?无论如何,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中东地区,甚至是全球的安全格局。如果特朗普最终选择冒险,那么他所承担的风险,可能不仅仅是美国的国际声誉,甚至可能包括他自己未来的政治前景——毕竟历史早已反复证明,在中东这片动荡的土地上玩火,最终往往烧到的,往往是自己。
发布于:天津市西宁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